新闻资讯news

被动房期待新风吹拂
发布时间:2015-06-01    |    来源:中国被动式建筑网    |    浏览次数:65    |   
分享到: 更多

到2050年,德国所有的建筑有望全部成为被动房,而奥地利走得更快,在2020年全国要实现零排放,就有可能全国建筑都是被动房了。我国的被动房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如何?5月13日,在北京长城饭店举办“被动屋建筑与新风系统研讨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项目合作处处长张小玲畅谈被动房的过去与未来,她指出新风系统是被动房必须采用的产品,我国应对居住建筑室内用新风系统的安装提出强制性要求,低能耗、高舒适度的被动房在我国刚刚启程,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灵感源自中国古民居

被动房是如何诞生的呢?张小玲展示了她与两位国际友人的照片,讲述了一个故事。

上世纪80年代,一位瑞典建筑师来到中国上海,住在没有采暖设施的宾馆,觉得很冷。他问当地人,为什么没有供暖,人家告诉他,中国的南方地区是国家规定不供暖的。

而在中国旅行的过程中,这位瑞典人发现,中国的古民居有冬暖夏凉的特性。那么,可不可以建一所房子,不用供暖设施,室内也有2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当他把这个想法提出来,他的同行认为他疯了。

而一位物理学家很赞同他的想法,这位物理学家的太太是数学家。物理学家认为从物理学能够证明这个房子是可以实现的,然后他就成了第一个实践者。1991年,这位物理学家把自己的小房子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动房,冬天室内不给暖气,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

如今,全世界已经有6万栋被动式房屋。


新风系统不可缺少

2009年,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德国的建设部开始合作,在中国推广被动屋。张小玲带领中国团队,与德国能源署的团队,一起工作。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三栋被动屋建筑拿到中德质量标识。其中,秦皇岛一家名为“在水一方”的住宅小区,已经运行了三个冬季,能耗变得越来越低,因为它的建筑热供性变得越来越好,去年采暖季其运行能耗又节省了20%,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一踏进楼里,感到暖洋洋的。

“这样的建筑,实现了取消供暖系统的目的,如果建筑都做成这样的话,中国可以使供暖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张小玲说。根据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河北省《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被动房与传统的节能建筑有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即有非常明确的能耗指标和室内舒适度指标。张小玲说:“它不但要求房子的能耗水平做到极致,即低到现行国家标准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同时它又要求室内环境舒适度非常高。”采暖和制冷需求能耗指标在寒冷地区每平方米每年都要小于15个千瓦时。而标准中的室内舒适度指标是我国从来没有提及过的,对温度、湿度、超温频率、二氧化碳含量、室内表面温度差、噪音、无机物发霉都有非常严的限定。能耗和舒适度是否达标,须以实测数据为依据。

被动房建筑设计标准中还有一个国人不熟悉的项目测试,即风能测试,室内外50帕压差的状况下换气次数不能超过0.6次,如果通过了测试,就可以拿到中德两国的质量标识。张小玲说:“通过这种测试是很难很难的。不付出代价不可能通过。”为什么难以通过?因为我国传统建筑没有新风,如果想满足0.5次换气次数新风量,此时测试结果大概是每小时34次,而要求的测试结果只有0.6次,所以过去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都不太可能通过这个测试。

而风能测试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如果一幢建筑在很冷的地区通过这种测试,就标志着在没有采暖设施的情况下,它的室内温度一定能达到20度以上。

瑞典2012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被动房建筑设计标准。瑞典大部分区域处在严寒地区,标准风能测试的规定换气次数是0.3次。

在我国已有的拿到中德质量标识的三栋被动屋建筑中,第一栋用了两周时间才通过风能测试,后来人们找到规律,知道应该怎么做,等到第三栋测试时,实测结果是0.19次。

张小玲说:“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好好做,肯定是可以通过这个测试的。普通老百姓可能不太懂得节能减排,但是总懂得什么叫房子舒适吧。通过风能测试的房子,再也不可能发霉了,并且有很好的温度。”

新风系统成为必须采用的产品,到现在为止,我国居住建筑没有对室内用新风系统提出强制性要求,造成很多所谓超级节能的建筑在实际运行的测试中并不节能。例如,既有建筑改造本来可以节约十公斤标准煤,但是真正实测下来,只减少了三公斤标准煤,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小区的居民每天要开两到三个小时的窗。为什么?既有建筑改造之后大大提高了建筑的气密性,过去靠窗渗漏的新风不能满足要求了,所以就会导致难受。“不是老百姓不会节能,是改造的时候没有给居民配备新风系统。”张小玲这样认为。


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我国北方冬季采暖每年要消耗两亿吨标准煤,如果从现在开始对新建建筑做65%节能,到2050年新建建筑的增加所带来的能耗的需求会从现在两亿吨变成2050年的四亿吨。假如做的不是65%节能,到那个时候仅仅增加五千万吨标准煤。如果把现在的能耗为两亿吨标准煤既有北方居住建筑改造成被动房,就会把现在的两亿吨标准煤降到未来的140万吨标准煤,节省大概70亿吨标准煤的能源,相当于200多万吨标准煤可以减排二氧化碳。如果真的可以这个实现的话,北方就再也见不到雾霾了。

另外,被动房能使建筑的寿命延长,也就是说可以让后辈子孙用下去。因为,被动房理论上讲是“永远不坏的建筑”,因为整个的结构系统,温度终年在20~26摄氏度之间,是不受风霜雨雪侵蚀的。

被动房节能,可以使建筑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其中需要能源补充,比如,在哈尔滨,要求冬天送风温度不能够小于16摄氏度,永远在送新风但感觉不出来,风速每秒小于0.15米。哈尔滨有非常高效的新风装置,但仍然是达不到16摄氏度,怎么办?补充能源就用了可再生能源,即所谓的生物质能。张小玲说:“我通过做被动房项目突然明白了,中国是生物质燃料原料出口国,输往瑞典、德国,而他们把这样的原料用在能源补充上。所以,我们在国内推广被动房,辅以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让建筑用能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张小玲指出,我国的建筑质量尚需严格监控。另外,增量成本比较高,因为要求材料的性能非常好,容易坏的东西不准用,就连大量采用的雨水管都要求用不生锈的金属管,所以成本就会增加。

对于我国的夏热冬冷地区,带有新风系统的被动房对于除湿也有比较好的办法。张小玲说:“我们采用了与欧美不同的新风方式,就是在居住建筑当中更偏向于用独立式新风系统,一家一户控制,这种实际效果会比集中式更节能,因为它可以大大地促进人的行为节能,需要的时候开,不需要的时候关,不受邻居的影响,新风系统并不是永远需要在运行当中,让湿按照人的需要走。中国南方湿度很大,我们会使得新风在输入过程中降低整个湿度,这样的案例我们有望今年年底通过实践来验证。”

据悉,我国目前有三个地方在做高湿被动房项目,一个是湖南株洲,当地相对湿度天气全年达80%以上;还有一个福建南安,全年湿度天气超过70%;再有一个是在江苏。张小玲透露,这三个项目都在建设过程当中,可能最早竣工的是福建南安的项目。


官方微信

在线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